摘要:
11月19日下午,崔永和教授分别于C楼107室、E楼1130室为我院师生进行了《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》、《怎样培养研究型思维》两场主题讲座,为我院师生学习、科研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建议。
讲座由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周耀宏主持。下午2点半,《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》主题讲座正式开始,崔教授总结与讲解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“四字诀”——信、学、思、行。所谓“信”就是要树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;所谓“学”就是用心学习、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,谨防马克思主义的虚无主义。具体要求是注重选读马克思的原著、把读原著和读当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、把读书与了解社会实际结合起来;所谓“思”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需要开动脑筋,独立思考;所谓“行”就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。崔教授指出,理论是人的武器或工具,而人则不是理论的工具,我们要为提升自身、改善自己的生活、建设美好的社会而学习,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于自己的目的而学习。崔教授还指出,学习马克思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,需要结合实践,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,有所创新。
崔教授从“反思”与“扬弃”两个词的概述中引出《怎样培养研究型思维》的讲解,着重从研究型思维与研究型学校、研究型思维与研究型个体两方面进行讲述。崔教授说,研究型思维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大环境,有一个氛围,有一个外在孵化器。为了有利于培养研究意识,学校要有高质量的图书馆、营造一个开放的研究氛围,要注意包容不同的学术见解和观点,要注重校际交流、省际交流、国际交流,要常开、多开学术窗口,要提倡独立新颖的研究学风。对于研究型个体,崔教授提出了几点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:一具有发现、创新的欲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;二善于学习,善于积累;三善于交往,善于交流;四练习跨越思维或超常规思维;五打好基础,苦练基本功。崔教授指出,研究型思维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,但训练要因人而异,比如可以通过在一定时间内给自己提出具体任务、下载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进行分析研究、确立自己的研究信念,学会交学术朋友、学会利用老师的资源等来实现。对于科研论文的写作,崔教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与要求:学习过程要有所取舍、要栽培和精心经营自己的“知识树”、掌握研究工具、正确看待学科界限并在学科之间要有伸缩有曲张、正确选择论文题目。
讲座现场,老师和同学们与崔教授面对面进行了深刻的交流,崔教授也认真细致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,所有人都受益匪浅。正如崔教授所说,马克思主义是用来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境界、生活质量的,它虽不能卖到现钱,但学好了就是终生受益。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,相信我院师生在今后的学习、科研方面也会更加认真努力。(编/王梦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