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2017年5月12日八点二十分,武汉大学郝长墀教授在文科综合楼1130(云顶7610线路检测会议室)举办了题为《哲学思维与人生》的学术报告,报告由谢永鑫博士主持,杜战涛、王丽英、王晓丽等教师与全校学生4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。
报告伊始,郝长墀教授首先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抛出两个问题:一,为什么上大学?二,为什么要读研究生?两个看似很容易的问题,引发了人们的深思,由此切入本次报告的主题。
郝教授指出,学习并不是“挣钱-结婚-生孩子”那么简单的循环,也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而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,为了提升自身的境界,得到精神上的满足。紧接着,郝教授对比了中美两国对教育机构——大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,分析了教育的现状。在此,郝教授提出“人生在每个阶段本身都有其自身的价值,而不是一种投资的手段。”所以在学习上,要时刻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,切忌有太强的功利心。关于做学问,郝长墀教授特别强调搞研究、做学问就像“炼狱”一样,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,所以一定要抵得住诱惑,保持一份执着的信念,才能忍得住寂寞。郝教授进一步指出:追求真理是人生唯一的目标。我们平时所理解的真理是有误区的、是不完整的,真正的真理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人遗忘和误解。世人普遍认可的自然的、科学的真理(抽象性的东西),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,而真理恰恰不是抽象的,因此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。接着郝教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:爱即真理。综合来看,人与人之间就是一个‘爱’的问题,如:夫妻之间的爱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、同事之间的爱,概括来说就是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爱。郝长墀教授引用奥古斯丁“爱的次序”这一观点,展开论述了爱的多少、什么是正确的爱、什么是错误的爱的问题。掌握了“爱”这一真理,就可以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人生就会很幸福。最后,郝教授提出:哲学是思考我们当下的人生是什么?当前的人过于注重外在的财富、权力、名誉等等,而这些东西恰恰就像迷雾一样,遮蔽了心灵,失去了本心。由此,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,都应该过得有意义,体现人生的价值。
郝教授的报告逻辑清晰、娓娓道来、举例恰当、语言生动。在互动阶段,学生提出了如何处理自爱与他爱的关系,如何理解“感性直观”和“本质直观”,如何理解现象学和美学中的纯粹意识,如何理解濠梁之辩中的移情,古希腊数学家、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什么会提出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“数”的观点等有趣的问题,郝教授都给予了深入浅出的解答,讨论气氛非常热烈。此次活动师生无拘无束,发言活跃,提出了很多疑惑和问题,碰撞出了火花,达到了促进学术观点交流,活跃校园文化的效果。(何茜茜、谢永鑫)